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,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,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。古称“日短”、“日短至”。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
01冬至习俗
馄饨面
过去老北京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
![]()
吃狗肉
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、羊肉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红豆糯米饭
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,共工氏有不才子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02冬至养生食膳
枸杞海参猪肉饼
原料:干海参150克,精猪肉300克,枸杞15克,鸡蛋1个。
做法:①精猪肉洗净剁碎,鸡蛋打烂,拌匀,做成肉饼。
②海参用清水泡发,洗净,切成条块,放入滚水中稍烫后捞出备用。
③锅烧热,放入植物油,烧至九成热,用文火煎肉饼成金黄色取出,锅内留少许油,将海参入锅中略煸一下,加适量水,放入肉饼共焖,待汤汁收浓时,淋上麻油、酱油,撒入枸杞子,勾芡翻勺装盘即可。
功效:补肝益肾
![]()
羊肉炖萝卜
原料:白萝卜、红萝卜各200克,羊肉250克,姜、料酒、食盐适量。
做法:①将红萝卜、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,羊肉洗净切块,并于沸水中焯去血水备用。
②砂锅放入清水,大火煮沸后放入羊肉、生姜、料酒,小火炖至六成熟,加入萝卜,焖至羊肉烂熟,调入精盐、味精即成。
功效:益气补虚、温中暖下
03冬至适合的运动
散步
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每天都在一种“快”的状态下生活,吃饭快走路快,完全忽略周边发生的事情,即使到了周末也还是加班状态,连散步的时间也没有,这种情况非常可怕。其实,散步是我们养生运动一大方法,散步能锻炼腰腿,灵活我们人体下肢,还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疾病。因此说,散步对养生是很有必要的。
慢跑
慢跑跟散步这两种运动相比,慢跑消耗量稍大些,但是其显现出来的益处也不弱于散步。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寒冷气候下会引起血管收缩,降低伸展度,导致关节的活动减少,极容易使我们人体出现拉伤,因此这时选择慢跑,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。
![]()
跳绳
跳绳是我们一种较为熟悉的运动项目,因为跳绳耗时少、耗能大等优点,使得越来越多朋友喜爱这种运动。尤其对于女性而言,其更有独特保健作用,一次跳半小时,就可以消耗掉400卡的热量,相当于慢跑90分钟的运动量,养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,值得推荐。
![]()
保龄球
保龄球是一种娱乐,老年人和小孩是很少接触到的。这项运动适用于年轻人,一般年轻朋友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保龄球场打几场,不但娱乐身心还可锻炼身体,真是一举两得。此外,打保龄球的姿势若是做对,还能很好的运动到身上200多块肌肉,是个不错的养生运动哦。
04冬至按摩穴位
关元穴
取穴:在脐下3寸,腹中线上。(四指横放即为三寸)。
治疗功效: ①强壮穴: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,用灸法。
② 补肾虚: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。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,用灸法。
③治痛经:冰品引发的痛经,热敷或灸此穴。
④治虚喘:喘哮发作面色苍白,用灸法。
⑤治各种血症: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刺激点,又为先天气海,元阴元阳在此交会,虚症用灸,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。
![]()
涌泉穴
涌泉穴,在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,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,乃是肾经的首穴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肾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”意思是说: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,来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。涌泉穴也别名:地冲穴,地气从此穴上冲而名也。冬至有功夫的可感地气从足而生,向上气冲和润全身,按涌泉穴就如同打开了气的出口开关。
方法:点穴时用大拇指,其他四指助力,点中穴位后,轻轻按揉,到微热为佳。
![]()